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原本就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長,投入的教育成本越來越高。近幾年各式各樣小學課外班的興起,豐富了家長的選擇,那小學課外班的類型有哪些呢?家長怎么知道自家孩子適合的類型的課外班?接下來,小編來介紹下各類型課外班的基本情況。
1.報1對1班,注重預習復習
1對1的小學課外班針對是基礎薄弱的孩子。這類孩子通常表現為愿意花費時間學習但成績就是提不上去,焦慮的家長就會給孩子報這種班。此時,為了讓孩子在課外班的補習過程中獲得最佳效果,針對每天老師留的作業(yè),家長最好跟進孩子的學習進度,幫助他復習,在孩子復習的過程中,也要多加鼓勵,有助于孩子重拾自信。
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進度外,家長也要與老師保持密切的聯系。在了解小學課外班老師教學進度的基礎上,敦促孩子預習復習,讓他帶著問題去和老師即時互動。
2.報小班,重視課堂參與討論
小班的人數基本在5人以上10人以下的范圍,這種規(guī)模的課堂氣氛的活躍度最高。最主要的還是小班的學生基本處于同一水平,老師照顧孩子的需要也比較心有余力。
基礎較好的但想有一定提升的孩子,可以考慮上這種小班,效果不錯。家長要鼓勵孩子積極參與課堂的討論,有疑問的地方立刻解決。同時在課堂討論時,不能因為愛表現而大聲搶答,打斷其他同學的思路。要善于總結其他孩子的經驗,借鑒到自己的學習中來。
3.報大班,與老師保持密切聯系
因為學生人數較多的緣由,通常大班收費都比較實惠。但缺點是學生多,老師無法一一照管到每個孩子的需要。為了讓家長安心,小學生課外班的大班通常會設置1個主講老師,1個助教老師,他們的工作側重點不同,主講老師是講課,助教老師是批改作業(yè)。所以報名大班的學生的家長是無法第一時間與主講老師取得溝通的。
在這個前提下,家長要盡量添加主講老師的QQ、微信,在老師空暇之余時,及時向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,便于老師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。
孩子報名小學課外班還是很有必要的,適當參加課外班,可以幫助學生激發(fā)學習興趣并提高成績,還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。另外,相比較一些孩子為鞏固學校知識報名課外班,現在很多孩子上課外班,都是因為啟蒙教育,例如英語,上過英語課外班的孩子,他的語感、單詞量、口音是完全不一樣的。如果您孩子早期不做一些儲備,會在正式上學后陷入上課聽不懂,作業(yè)做不好,考試考不好等惡性循環(huán)中,很大程度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。